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 投降奠定基业-《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第(2/3)页

    这是苻洪的第三次投降,冲冠一怒为官职,什么君臣大义、华夷之辨统统不是事,重要的是利益。谁能给予苻洪更为巨大的利益,谁就是苻洪宣誓效忠的对象。当年那个坚决不向刘聪投降的苻洪已经不复存在。

    当时,苻洪的实力已经足以自立,也已经有了割据一方的想法,为此还专门改了姓氏(蒲姓改为苻姓)。当属下建议他向后赵讲和的时候,苻洪更是喊出了自己的心中想法:“吾不堪为天子邪”(《通鉴》)。

    天下之主,兵强马壮者为之!当时乱世,建国者何止十六!礼义廉耻都是可以不要的,哪里还有什么配不配。能在危难时屈膝投降,就能在强大时称霸称王。对于有过三次投降记录的苻洪来说,这压根不是事儿。向东晋所抛出的橄榄枝,完全是苻洪尚未准备充分时的权宜之计,毫无压力。不用去朝拜,不用去纳贡,只是象征性的低一下头,就少了一个强敌,多了一份大义的名头,何乐而不为?

    在北伐并不成功的时候,居然有北方实力派来降,即使明知道只是名义上的,东晋朝廷也依然非常高兴,这正是体现自己是天命所归、王朝正统的时候,大晋正义的光环照耀下,足以兵不血刃而略定北方。

    这不,有敌将来降!

    350年正月,东晋朝廷授苻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

    这些,正是苻洪想要的!从此,以王师之名,攻克的每一座城池,占领的每一块土地,名义上都属于大晋。

    这是各怀心思的苟合,东晋利用苻洪,想以胡制胡,作壁上观,以求渔翁之利;而苻洪降晋也不过是权宜之策,以便出师有名,趁乱夺取关中,成就真正属于自己的霸业。

    在打败姚襄占领关右地区之后,苻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将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的东晋朝廷撇在一边。

    这是苻洪的高明之处,也正是东晋朝廷的迂腐之处。其根源在于,无论谁打下了城池土地,都不可能拱手送人,东晋也绝无办法去染指。而且,众势力角逐之后的最强者,必将会成为东晋的敌人。

    还我山河的道路上,靠奇思妙想是没有用的,唯有自己去拼。

    那时苻洪,志得意满,傲视群雄,曾对博士胡文言道:“孤率众十万,居形胜之地,冉闵、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数中,孤取天下,有易于汉祖。”

    如果苻洪熟读史书,一定会发现,其实,汉高祖取天下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拥兵数十万时也曾有过被打败而抛妻弃子的经历,很多次死里逃生之后,才换来了天下一统。苻洪所言,精神可嘉。其实,即使单单从死里逃生这件事上来比较,他也是比不过汉祖的,只被害过一次,却难逃一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