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6.表忠晋室-《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第(3/3)页

    后来,慕容廆在和东晋太尉陶侃的通信中表达了这种想法。

    那是一篇腻腻歪歪的信件,在称赞当权者王导和庾亮的同时,对陶侃更是大加赞赏!在信中有这么一句话,现摘录出来:今海内之望,足为楚汉轻重者,惟在君侯。

    很难想象慕容廆的嘴里会蹦出这般肉麻的字眼,是了,有求于人嘛!英雄如慕容廆亦不能免俗!

    在信中,慕容廆表示愿意为复兴大晋做出努力,但是自己单干是绝对不行的,“孤军进攻难有成果”。期待在东晋大举北伐时出兵响应王师号召!……王师的号召是一直的,但响应者们却是极少,数来数去也只有寥寥几个在北地饱受压迫的晋国的遗民百姓。

    这是一封求职信,并不是单单为了拍马屁和表忠心,然而通篇都是在向当权者和东晋朝廷献媚!只是在递交信件的时候,顺带把其他人等关于建议册封慕容廆为燕王、行大将军事的上书一并邮寄了过去。

    慕容廆是忠心耿耿的,然而身边有些人总是有些小小的意见,比如官位和贡献不相称等。伟大的朝廷,您看看这可如何是好?如何安抚我的忠心?

    朝廷开始商议了,漫长到永远,直到慕容廆去世,东晋王朝也没有拿出个意见来。后来知道慕容廆去世,连商量都不再商量了。遣使赠慕容廆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公。

    没有封王!

    朝廷的考量是长久的,或许当时已经觉察出了慕容廆不臣的苗头!也可以说东晋是气量狭小的,远在千里之外,隔海相望,事实何止开府,地位俨然君王。不过一个空头封号而已,有什么值得珍惜!难道可惜了那块玉质的印信?恐怕,这要和东晋崇高的朝廷法度及国家伦理纲常联系起来了。

    337年,其子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前燕,追谥慕容廆为武宣王。352年,慕容廆的孙子慕容俊称帝,追谥慕容廆为武宣皇帝,庙号高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