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东晋权臣庾亮的北伐之战, 庾亮,字元规,颍川鄢陵人,东晋名士,美资容,好拉呱(善谈玄理),能成为东晋权臣的唯一原因是他有一个当皇后(后来升级成为太后)的妹妹, 325年,庾亮由于妹妹升级为太后而开始掌控东晋朝中大权,史书上对这样的案例有过详细的记载和评述,外戚擅权! 这是一个贬义词,庾亮却也是名副其实,当政两年后,庾亮成为“苏峻之乱”的罪魁祸首。对于苏峻之乱,细节不再赘述,只告诉你那场动乱差一点颠覆了东晋帝国,我想,这已经足矣。 东晋重臣陶侃死后,庾亮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那些年,中国北方烽烟四起,确实是北伐的好时机;那些年,东晋日日夜夜整军备战,想要建功立业,唯有北伐。 不过我想,在庾亮心中,气势恢宏的战争,纵横沙场的豪迈,定是如歌如诗般优美!刀光剑影一杯酒,血雨腥风半壶茶。庾亮自会指挥若定的。 几经商讨和波折之后,339年八月,庾亮进驻武昌,准备北伐。 石虎并不是等着挨揍的人,于是就有了我的题目的由来:攻打晋国。命夔安为大都督,率石鉴、冉闵、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领军五万侵犯荆、扬二州北部边境,另派骑兵二万进攻由庾亮部将毛宝、樊峻戍守的邾城。 九月,冉闵败晋兵于沔南,杀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败晋兵于白石,杀郑豹等五位将军。随后,张貉攻克邾城,晋军战死者有六千之多,将军毛宝、樊峻自刎谢罪。 后赵的整场进攻作战只有夔安后来打了败仗,东晋竟陵太守李阳战败夔安,斩首五千多级,不过夔安在退兵的路上劫掠民众七千多户,也算是将功补过。 庾亮的北伐就这样被粉碎了,还没有出兵,刚刚有了打算就被石虎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二年,庾亮羞愤成疾而死。 不过东晋的北伐却并没有因为庾亮的死而止步,更多的后继者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前赴后继,不屈不饶,不死不休。 [攻打前凉] 和前凉的战争是在347年开始的,那时,前凉新任国主张重华刚刚上任,只有十六岁,从长相到阅历,都是小鲜肉。 前凉其实很弱小,但石虎老了,后赵也老了,尤其是在石虎父子的瞎折腾之后。按理说,后赵即使再不济收拾前凉也是小菜一碟的,唯一的庆幸是前凉有个谢艾,年轻,没什么经验,却很有才能,足以战胜后赵的统兵大将麻秋,虽然麻秋不老,很有经验,也不是废物。 战斗的过程在这里就不再叙述了,我要留到写前凉的故事的时候再详细说。只告诉你一句,石虎战败后是这样感叹的:我靠着部分军队就平定了九州,如今拥有九州的兵力却不能平定前凉。 和前凉的战斗就写这么多,结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