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于焕子好想给自己来一盒速效救心丸。 忍了又忍才把这份心塞压回去。 “好,需要我配合的尽管说,需要什么药材,给我个清单就行,我会准备。” 师徒俩眼睛同时一亮,或许是被老太太压榨和每天念叨的缘故,老桑家的所有人,都有朝着守财奴发展的趋势。 一听有免费的药材,师徒俩可不得激动。 于焕子看他们这样,当即就后悔说那句话了。 可师徒俩怎么可能给他后悔的机会,分分钟写出一张纸的药材清单出来,交给于焕子,让他准备。 于焕子看着清单,心肝肉疼得厉害,这得花多少钱啊,重要的是,用在他身上的有多少啊? 这也不敢问,只能捏着鼻子认。 今天老桑家收获满满,全家都很高兴。 主要是老太太高兴了,他们就能高兴。 翌日,赵强瘦猴他们回来了,这一趟跑的是丹舟市。 如今内陆地区,对海货的喜爱程度有所提高。 运输困难,成本高的缘故,海货运到内陆,价格不便宜。 吃海味,也成了有钱的象征。 好些人家请客吃饭,都会备上一两样海货,才能觉得脸上有光,因此,也提高了海货的需求量和食用价值。 赵强瘦猴还是开着他们自己的三辆车去的。 货物没要钱,算是白家入股。 白家有运输车,桑大壮没用。 一是让自己的队伍,多跑跑,积累经验,也去看看那边的其他东西和商家,不能所有希望都放在白家身上。 二是桑大壮想做自己的运输队,自己的货物,必须用自己的运输队。白家加入进来,就会变得不纯粹。 要不然,丹舟市海货这条线,好似就没桑大壮什么事了,这样的合作不成熟,桑大壮不想要。 三辆车的货物不多,但对于他们现在的生意摊子来说是足够的。 货物运到的第一时间,就去询问了几个合作商家。 一家要了点,不敢多要。 剩下的桑大壮就放到店里卖,都是干货,短时间内不担心会坏。 平时也会做零卖,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都有几百块的盈利,扣除成本,能赚三四百,这生意是真能做。 货物消耗得还算快,赵强瘦猴休息几天,打算继续跑,这次还跑夏小月家乡,绥北省的东山县。 那边东西确实多,质量也好,卖得很不错。 就是太远了,去一趟不容易,车子太少,不够装,跑一趟也不划算。 他们只能找到桑大壮,让他赶紧想办法。 桑大壮每天被冯老爷子鞭策,进步很快,磨着冯老爷子要买车。 老爷子看他确实用工,也得给些好处才是,答应给他弄三辆。 老爷子介绍的大货车,都是装二三十吨的,三辆现目前足够他们用了。 桑大壮很高兴,虽然只是废弃车辆,也当宝贝似的,带着一群人洗洗刷刷,再检修替换上新的零件。 忙忙碌碌一周多,六辆车的车队出发了。 本来该是高兴的事,可桑大壮和李甘坐下一算账,整个人都木了。 三辆废弃大车,花光了他们这段时间挣的所有钱,一分不剩。 月底了,该发工资了,他们只得寄希望在货物上,想想可真是造孽。 不知道着忙忙碌碌大半年,都干了啥。 “不行,车子肯定不够,以后还得买车,买车就得花钱,挣的钱又存不住,这怎么行。”他还得给媳妇买衣服买好吃的,没钱怎么能行。 李甘看着桑大壮气呼呼的背着手踱步,嘴角微扬,不急不缓的喝着茶,一点不着急。 桑大壮转悠了四五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老子自己造车。李哥,你帮我调查调查,现在能不能自己建厂了,建一个汽车厂需要什么条件?尤其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快倒闭的汽车厂,我们给盘过来。” /128/128980/3222254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