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除了刷车外,我还是个收藏家。” “我喜欢收藏一些被车主遗弃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每样东西背后都会隐含一个故事。” “小胖说我有窥私癖,我不承认。” “我只是觉得我的故事太少,我应该住在一个充满故事的房间。” 旁白声结束,坐在‘收藏室’正中间床上的秦浩,双手缓缓舒展。 然后往床上一倒。 镜头缓缓向后拉,双手逐渐展开的同时,收藏室的全貌逐步露出,而画幅也突然从1比1,拉伸成了1.85比1。 就像缓缓摊开的画轴。 有意思。 这个镜头设计,太有意思了。 不止是观影的老谋子,摄影系、导演系的教授们,也是眼前一亮。 下一幕,镜头忽然跳转。 几位黑社会打扮的人,戴着墨镜,叼着烟站在一辆商务车面前。 而后,镜头下移,正在擦车的刷车工入画。 同时,画幅比又缓缓收缩成了一比一。 镜头也是一种语言,看到这里,事先没有看过台本的老师们,也猜到了画幅变化的含义。 画幅和情绪挂钩? 工作时,刷车工的情绪是压抑的? 那间收藏室是独属于他的私人空间,或者是一种隐喻,那是刷车工的内心世界? 在那里,他是放松的,舒展的,所以是宽幅。 旋即。 刷车工给各类人洗车、刷车的画面依次闪过,这段画面始终是明亮的,跟开头不一样。 倒叙? 颠倒蒙太奇? 又是一个镜头变化,当镜头对准电子钟时,画面又重回阴暗。 果然是倒叙! 6点35分? 电影里不存在‘废’镜头,这个时间特写,一定有意义。 “再过25分钟,我将迎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约会,可现在我还在刷车。” “是我爱这辆车吗?” “我当然爱,我爱每一辆车,但这根本不是原因。” 内心独白结束,镜头再次一变。 一个主观镜头对准了洗车房的另外一边。 杀手入镜。 一道冷光透过排气扇照在了杀手身上,后面又是一个俯视全景。 左边是暖光,右边是冷光。 不大的洗车行,好像分割成了两个世界。 坐在第一排的老穆,猛地掐了一下大腿。 他踏马后悔了! 文字是意向,镜头是具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