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接下来的日子,“捧杀”策略并未因格恩的沉默而停止 反而变本加厉,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无形大网,层层笼罩下来。 世界政府继续通过掌控世界经济报社 连篇累牍地歌颂格恩在顶上战争中的“神勇”与“功绩” 将其塑造成一个近乎无敌的战争英雄,传奇。 同时也在每一篇热情洋溢的赞歌中,都刻意,反复地强调一个关键前提 【海军在战国元帅的英明领导和全局指挥下……】 【得益于海军本部完善的作战体系与战国元帅的运筹帷幄……】 【格恩大将的胜利是必然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战国元帅领导有方的有力证明!】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语句,目的极其明确。 就是将格恩个人战果威望,巧妙地与战国,与旧有的海军指挥体系进行捆绑,极力削弱其战争后行动的名望性。 试图将格恩的胜利解释为“体系内的杰出执行者”,而非“颠覆体系的领导者”。 与此同时,舆论机器也正式全速启动!! 一股更加隐蔽,更加阴险的暗流,开始在海军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官兵中悄然涌动。 一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担忧论”开始在某些圈子里散布 “格恩大将的力量确实是海军的支柱,但如此强大的力量也是一把双刃剑啊……” “如今马林梵多百废待兴,如此关键的重建时期,更需要像战国元帅这样德高望重 经验丰富的长者坐镇,才能稳妥地驾驭全局,平衡各方啊。” “格恩大将当然是英雄,但作为一军统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政治,后勤,平衡…… 他现在,或许还稍欠火候,暂时不适合立刻接手整个海军吧?” 这些言论,看似客观理性,充满“忧患意识”,实则是在基层海军心中 巧妙地埋下了一颗“格恩虽强,但目前还暂不适合做统帅”的怀疑种子。 而且舆论不会停,因为这对青稚的派系,赤犬的派系都有利用空间,所以一时间双发派系几乎都支持这种说法。 但,在这股暗中涌动的舆论浪潮中,最积极,最卖力的支持者 反而是被格恩亲口斥为 “海军之耻” 的克比! 或许是为了挽回声誉,或许是真的被那些“生命宝贵”,“大局为重”的言论所蛊惑 又或许只是单纯地想站在格恩的对立面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克比成为了这套“担忧论”和“战国维稳论”在底层士兵中最积极的传播者和拥护者。 他那带着伤痕和委屈的脸,以及“敢于直言”的姿态,蛊惑了一部分同样对战争感到疲惫和恐惧的新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