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成品已经出来了。张一凡在奏请朱元璋同意之后,领着这五十个学生参观了兵仗局。当然,只局限于打造蒸汽机的这块区域。并且就着样机,给他们复盘蒸汽机为何这么打造! 紧接着,张一凡又挑选了其中悟性最不错的十个人,八男两女,去了南京造船厂。有朱元璋的旨意在,吩咐造船厂这边改造现有的大福船。 之前的时候,大驸马搞香山县钱庄,搞得风生水起,让他们都很眼红,认为钱庄铁定非常赚钱的。因此皇帝在京师搞钱庄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抢着要股份。结果没想到,最终钱庄的股份,被皇帝占了大头,人家自己直接能印钱占股份,谁能比得了? 与此同时大驸马搞了个玻璃厂,却是无人问津,听说有些皇子皇女连送上门的股份都不要。结果倒好,那玻璃厂赚了个盆满钵满,光是每年的分红,就让那些股东哈哈笑了。 说起来也是,就这么一个玩意,为什么会搞这么一个仪式?这是真不怕丢人脸面么?你驸马不要,皇帝的脸面总要的吧? 午门楼下,那可都是文武百官。他们站在那里,看得非常清楚。看着这个奇形怪状的蒸汽机,一个个都是面面相觑。有个别小心思的,甚至都偷偷幸灾乐祸。 一听这个声音,这些文武官员都傻眼了,这是啥情况? 总不可能眼瞎了吧,就这么一个玩意,竟然还说甚好? 所有能听到张一凡这话的人,顿时那眼睛就是一亮:对啊,大驸马的学问,就是财神爷的学问,不要看眼前这种东西有多丑陋,但只要能赚钱就好啊!与其冒着剥皮充草的风险去搂个一点银子,真不如平时学学大驸马的新学,万一自己(子女)也发现出了一个新点子呢? 看着眼前丑陋的蒸汽机,很多人一下就有了信心。 午门楼上,朱元璋说完之后,看了一眼张一凡,然后才又大声地说道:“一凡给朕说,他那十分之五股份的分红,一分不要,送给朕,以朕的名义给天下学堂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以期我大明早日人才鼎盛之用。朕很欣慰,但是朕不需要,这个奖学金和助学金依旧以一凡名义公布全国便可。”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问话,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我看了一凡画得草图,有点类似长虫,蒸汽机就按在前头,拉着后面一节节的车厢走。他说得,回头专门为这种车子定做蒸汽机,就会有足够的动力拉起来。” 当然了,这种明轮损失的动能其实很大的。不过张一凡只是要先做出来而已,就无所谓损失这部分动能了。 就见张一凡和那两个工匠从车上跳下,两个工匠在后并排,张一凡在前面,向城头上大声奏道:“父皇,蒸汽机已经奉旨打造完成,请父皇检视!” 说着这话的同时,他心中想着:马马虎虎,借这个机会给自己的新学打个御前广告吧! 大明的炼铁厂,在张一凡去北平的时候,就有去调研并给他们提出了改造建议,也就是用后世炼钢的反射炉之类的,钢产量更是朱元璋最关心的事情,因此都不用操心,只要张一凡需要,钢是绝对够的。 这种蒸汽机真有那么厉害么?竟然分出这么多股份,可以干那么多的事情?不说别的,皇室子女的就藩和出嫁,那绝对是一笔大费用,以后就都要靠这个蒸汽机出了? 还有,户部还能得分红,用于朝廷各项开支,如果只是一点钱的话,根本没必要搞这么一出吧? 也是因为这个简单,他带着学生,指导南京造船厂的船匠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打造出来了。随后宣布,在长江上试航。 听到这些话,至少午门楼下的文武官员就听傻眼了。 听着这些话,皇子皇女们果然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脸上,全都是好奇之色,不知道他们父皇还能说出多少他们想不到的事情。 用蒸汽机推动,最方面的改造船,其实就是轮船名字的由来。蒸汽机驱动明轮,就是最简单的。其中,更是以大部分,或者说一半明轮在水面上,也就是说,那根轴的防水处理压力会小一些,因为大部分时间肯定浮在水面上那种。 说到这里,朱元璋忽然转头看向李文忠等功勋,笑着对他们说道:“一凡说,有了这个蒸汽机,还可以批量打造胸甲。如今我们大明朝的敌人,最多只是简陋的火器而已,有了胸甲,就可以很好的抵抗敌人刀枪剑戟的伤害……” 没办法,皇帝是老大,就算他们心里不认可,也没有几个人敢和皇帝的意思对着干。 北方那边,朱元璋已经去旨意,让那边先打听蒙元消息为主,不得轻举妄动。本来的话,他的作风就是稳健为主的,也没什么人觉得有问题。 洪武十五年五月中旬,长江试航开始。 说实话,有点难以想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