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韩使令一看到这么大一帮人过来,连忙慌张仰头高呼:“赵国帝君、安国君驾到……” 听到韩使令的报号,一群韩国将作如惊弓之鸟,哗啦一声赶紧转身看去,随着赵括一步步走近,纷纷躬身行礼:“吾等见过赵王,安国君。” 赵括却笑看着韩王,只见他看见赵括后,尴尬地搓搓手,客气道:“不知二位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赵括一抬手打断他,依然挂着笑容道:“无妨,你们继续,我和帝君前来,只作旁听,并无他意。” “呃这……” 韩王一脸为难。 原本还正商讨着如何偷学赵国,想不到赵括亲自来到,他们还如何继续。 望着韩王拘谨的样子,赵括呼哧一笑道:“你放心,既然我能当面说出,就不算秘密,你们大可以作为参考,我不会见怪的。” “啊,那如此甚好!” 韩王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我要有言在先,所有技术只可借鉴,绝不能照搬,如此也就失去了竞赛的意义。” 韩王连忙点头:“那是那是,只可借鉴,不可照搬。” 老将作对赵括拱手道:“请安国君放心,吾等虽才疏学浅,但士子傲骨还是有的,绝不做那苟且之事。” 说完,老将作还撇了一眼韩王。 刚才韩王极力要求他们,要完全按照赵括的主意,将巨弩改成铁炮。 然而老将作却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就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也坚持己见,要各取所长,只做借鉴改进,不愿偷学照搬。 “嗯”赵括点头:“那就好,不知你们研究到哪一步了,吾愿闻其详。” 韩王这次将目光看向老将作。 不得不承认,根据赵括刚才坦言,正附和了老将作的建议,此刻估计也只有他最有发言权了。 老将作见状,当仁不让地踏前一步,指向中央临时搭建的桌案。 “安国君请看,这便是老朽准备制作的神兵利器。” 言外之意,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使得韩王也有了些许底气。 赵括放眼望去,在一张大大的木板上,真密密麻麻记载着如何制作炮弩的具体流程。 韩国没有赵国那般财大气粗,敢使用草纸作为书写载体,只能依然使用老办法,在木板上作画。 不愧是韩国顶尖制作强弩的大师,现在已经把巨弩的各个零部件制作要点和设计要求,精细地写在了上面,让所有参与的监工都一目了然。 将作们之间流传着一个潜规则,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师傅总要留一手。 然而这个道理在老将作面前不存在了,因为赵括所答应的,只要参与其中就可连升三级爵位,绝对可以弥补老将作的所有缺憾,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而韩王更是极力赞成,让韩将作们齐心协力来完成这件史诗级巨物。 因为只要赵括肯兑现承诺,整个矿山的徒工都有可能得到赵国的封赏。 多几个人接受封赏,也就说明韩国子民又多了一些实力。 说是封赏给个人,但韩国的子民不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赵国的贵族吗? 如此巨大的诱惑,韩王又怎肯轻易放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