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排碱渠-《青春燃烧在叶尔羌河畔》


    第(2/3)页

    “太伟大了,太能吃苦了,要我肯定受不了。”朵新瑞听了兵团战士们的故事也肃然起敬。

    “当年的战士们辗转天山南北,解放新疆建设新疆,有人把青春留在了这里,有人把生命留在了这里。修路、种树、治沙、戍边和屯垦,才把这片戈壁荒漠改造成了如今的模样。将来这里会越来越好,绿色会越来越多的!”

    福生他们这一代从小就听着兵团的故事长大,深知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因此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更加珍惜这片戈壁绿洲。

    “修渠道也是个技术活,这排碱渠一般修个一米多到两米多,不但要挖好,还要挖得漂亮,要让碱水都渗透出来。你开荒的时候看到土地上那层白白的硬壳了吗?那个就是盐碱反到的地面上形成的。”陈大雷倒是尽心尽责,给朵新瑞耐心地解释着。

    “哦,那我知道了,盐碱地确实不能种植作物,这点我还是知道的。”朵新瑞点了点头。

    “先修排碱渠,修完还要修灌溉渠呢,活多着,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福生出言提醒道。

    “哎呀,能有多重,车到山前必有路,干就完了!”朵新瑞倒是很乐观,不管多少活,干就完了。

    “走走走,上班上班!”

    ……

    到了地头,李军宣布着修建排碱渠的事宜和人员。

    “排碱渠大家都不陌生,老师傅带新徒弟,锻炼锻炼,争取能够独立上岗完成工作,这样也能减轻大家的压力。”

    不出意料,福生、陈大雷、朵新瑞和董俊杰,不出意外地分到了挖排碱渠的任务中。

    “爹,这个排碱渠具体要怎么弄?”福生只是以前看别人挖过,自己还没有机会实际上手操作一下。

    老董头抽着烟,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戈壁,远处零星能看见一些绿色。

    “这次的活不简单,土地翻过之后变得更加松软,行车注意小心,陷到地里面去了。”老董头掐灭了烟,领着福生来到了挖掘机旁。

    “这个操作和推土机对比,稍微有点复杂,但你学起来肯定很快。”老董头现在对福生越来越信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