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卫民大喜:“你们这么大方?” “家里说,上次那批武器和T-90坦克还没给你奖励,这次一次性都给你,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胡大海一脸震惊。 国家这么大方? 果然,国家从来不会让个人吃亏,硬是霸道。 “老胡,你怎么看?” 胡大海说道:“脚趾头看,赚了。” “地有了,厂房得提前建吧?” “可万一拿不到高尔基汽车厂怎么办?” “一定能拿到,到时候就是抢,咱也得抢过来,反正他们要被福特汽车给霍霍了。” 胡大海咬了咬牙说道:“按照高尔基汽车厂的厂房模式建设?” “再征求一下专家们的意见。” “好,我马上安排。” 杨树林焦急的问道:“什么时候交货?” “飞行员来了吗?起码得培训吧?” “让苏联给我们送过去。” 陈卫民说了句:欠你们的啊? 还真是欠人家的,毕竟这次家里太大方了,足足给了一千亩地。 就这块地,都够将来陈卫民躺着过下半辈子了。 接下来,就是他和巴莎耶夫之间的交易了。 虽然伊利盖夫说过,这批飞机送给陈卫民,但是陈卫民不可能当真。 还是那句话,他和巴莎耶夫共赢,生意才能长久。 巴莎耶夫一听陈卫民除了给军队两百火车军用物资以外,还单独给了他三百车厢,感动地就要和陈卫民磕头烧黄纸拜把子,拍着胸脯保证会尽快安排飞行员把飞机开回华夏。 一会儿功夫,谢尔盖过来说道:“陈,远东军区还有一处硕大的飞机坟场,如果需要,都送给你了。” 陈卫民没有感受到任何惊喜,而是压力。 这么多物资,怎么运回去? 这么多物资,怎么运到苏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