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会等你一辈子-《文豪1979:人民文学家》


    第(1/3)页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创办的首家大型文学期刊,即使仅仅创刊一年时间,但《十月》依旧在当今的文学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像去年它推出了刘新武的《爱情的位置》,林金澜的《膏药先生》,今年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蒋梓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陈实旭《小镇上的将军》……

    这些作品自从发布以来,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由此也能管中窥豹,看出来当前《十月》是以【伤痕文学】作为突破口,在激烈的竞争中里杀出一条血路来的!

    而《山楂树之恋》会被退稿,也与此有关。

    10月4日,《十月》的主要编辑张守任从数不胜数的稿件里,一眼就瞧见了装着《山楂树之恋》手稿的邮件。

    无他,因为这是这里边最厚的,而且还厚得相当明显。

    《十月》这边收到这种中长篇小说的情况还是蛮少的,有些好奇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的张守任把它打了开来,准备瞧一瞧。

    “《山楂树之恋》,徐峰?这个名字有点耳生啊?”

    张守任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心中的期待少了几分,毕竟这种中长篇小说,如果不是创作经验丰富的老作者,一般是很难出好稿子的。

    不过打都打开了,总得看几眼吧!

    张守任耐着性子往下读。

    在瞧见第一段的时间背景时,张守任心里又升起了一点期待,1974年,刚好属于特殊时期,看来这个故事应该是准备往“伤痕文学”上发展!

    这也正是《十月》的偏好!

    随后的剧情发展,人物刻画,感情递进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说写得特别好,文笔老练,文风清新,不像是新人作者能写出来的。

    可越往后看张守任越觉得不对劲,因为他想看的东西迟迟没有出现,他隐约开始意识到,也许这个故事根本不是伤痕文学。

    可张守任并没有停止阅读的动作,即使此刻已经到了饭点,他依旧选择坐在工位上,继续一张接着一张地翻着手稿。

    在旁边工作的刘新武,就是写《班主任》的那位,习惯性地喊了张守任一声,两人是午饭搭子,经常一块吃饭。

    只是今天却没有得到回应,扭头一看,发现对方正搁那看稿子看得入迷,于是便没有再出声,只是回来时顺手给他带了两个包子。

    大家在一块工作久了,遇到谁抽不开身去食堂时,都会帮忙带点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