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咬了咬牙。 “好!罗老板!就冲你这句话我签了!” 他当场就叫人重新拟定合同。 一份为期半年,锁定了供货价格和供货量的长期合同就这样新鲜出炉。 罗阳看着合同上鲜红的印章,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知道自己又赢了。 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次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市场波动,不出两个月价格就会回落,甚至比原来更低。 王科长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是跳进了罗阳为他挖好的坑里。 未来半年,罗阳将能以一个相对高位的锁定价格从纺织厂拿到源源不断的面料。 而王科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价格下跌,自己却要履行高价合同欲哭无泪。 化解了成本危机,罗阳并没有掉以轻心。 他回到作坊立刻召集了所有工人,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损耗。 “我们必须把每一寸布料都用到极致!” 他亲自上阵,拿着剪刀和画粉在裁剪台前一遍又一遍地优化排版图。 原本裁剪一件衬衫需要1.2米布料,经过他的优化硬生生降到了1.15米。 别小看这0.05米。 一千件衣服就能省下50米布料! 这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 同时,他还对成衣的定价做出了微调。 基础款式的价格保持十五块不变,稳住基本盘。 而那些款式更复杂、工艺更精细的高端新款,他则将价格悄悄地提高了一块钱。 “罗氏服装,高端定制款,十六块一件!” 对于那些追求时髦、不差钱的顾客来说,多花一块钱买到更独特、更显档次的衣服完全可以接受。 通过这一系列“开源节流”的组合拳。 罗阳不仅轻松化解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甚至还巧妙地提升了整体的利润率。 他看着作坊里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心里已经有了更大的计划。 解决了质量和成本两大难题后,罗阳的服装作坊彻底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