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晓得呀,只是我们能去那边做什么?”许月芳觉得家里面只有她有机会过去,因为大开发之后会开通很多趟公交电车,她可能会被分过去。 “连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晓得,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二婶,星期天可以去那边卖茶叶蛋。” 沈墨给出了一个主意,沈川上了心。 厂里面的效益不好,他不想一直在家里吃闲饭。 “刚刚在楼下,外婆说航航要去上幼儿园了?” 沈航去了幼儿园,白天可以不用人照看,沈川更加心动了。 是啊,哪怕只是星期天去卖个茶叶蛋,也好过在家里唉声叹气。 “老婆,我觉得可以的呀!”沈川越想越心动,也实在是厂子的效益不好,让他不得不心动:“我想去东郊看看,不一定非要卖茶叶蛋,做点其他的也可以。” “二叔,你们厂子的效益怎么样了?”进入90年代,沈墨对纺织厂很担心;好事难求,坏事易来,二叔说不定就是第一批下岗的人。 沈川故作轻松:“效益很稳定,怎么了?” 沈墨心里苦笑,二叔还是那个二叔,连撒谎都不太会。 他没有拆穿二叔的谎言,只是装作兴致勃勃的样子:“二叔,要是不想去东郊也可以,我们学校外面有很多人推着三轮车做生活,全国各地哪里的人都有。我看了一下,还缺少卖饮料的。” 许月芳好奇道:“卖饮料的?” “对啊!我们出去只能找到小吃,但没有小喝。” “小喝?”许月芳被沈墨造出来的这个词给逗笑了:“你们还想要什么小喝?豆浆还不行啊?” “不太行。”沈墨开始回忆奶茶了:“要那种甜甜的,里面有点糯米圆子的,最好能多几种口味。” 许月芳脑子快:“我懂了,要好喝,还要填肚子。” “之前我去花园路做生活,那边的经理送了我咖啡和伴侣,我想象中的饮料,同伴侣的口味差不多。” 许月芳不会说沈墨的想法不伦不类,这里是沪海,必须要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要是没有点新鲜东西反而不正常。 咖啡?这个更好!简单省事!她觉得去大学外面卖速溶咖啡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这群大学生晚上要学习,一定会来买的。 “改革开放十多年了……”许月芳心里嘀咕着,全国的经济整体向好,很多之前的穷人发了财,但为什么纺织厂的日子不好过?她搞不懂,但也不想搞懂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