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日本人办这种比武大会并不少见。 从八国侵华后,各方势力经常有举办。 多数由大势力组织,打擂台的目的也各有不同。 十三年前年沪上帮派之争,黄金荣牵头,签生死状,死伤自负,赌约是两个码头的货物和归属权。 参与者擂亡13人,伤不计其数。 最终青帮赢下斗擂。 十一年前成都青羊宫打金章擂台大赛。 军政当局以团结尚武为号召,在成都青羊宫举行首次全省打擂。 比赛采取淘汰制,选手通过比赛依次争夺“蓝章”“银章”“金章”,获得金章的人会受到隆重的表彰和金银,并有机会被聘请当私人保镖。 这对普通武人,乃至一些稍微落魄的门派是致命吸引。 当时并非生死斗,但第一次举办,也失手打死七人。 真正的高手对决,不好留手,很可能留手便被反杀。 据说后世举办过一次国术大赛,开赛当天伤亡十几个,紧急叫停了。 直到再次举办,有了很多限制规则和护具,这才没再死人。 不过依旧有人重伤。 后世任何格斗比赛都有了规则,不然打一次死几十个人,谁承受得住? 这次日本人要在奉天办中日亲善比武大会,打的旗号是给东北灾民筹集过冬善款,每一场擂,不论输赢,中日亲善会捐出1000大洋,用于赈灾。 而且对决的武师,每赢一场,也得一百大洋! 累计计算,打到前三名,至少能拿一千大洋。 夺冠,有一万大洋和东三省第一勇士的称号。 这种称呼也是居心叵测,冠以伪满洲国的称号,很像满清第一大力士。 不过即便如此,也让人趋之若鹜。 乱世生存,大部分武人想的都是如何活着,如何带着门派家人活得更好。 这些钱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些小门派来说,几年也赚不到一千大洋,给人押镖做保,一趟最多几十大洋,那也是用命在博。 打擂也是一样,而且钱更多,还有机会扬名。 并且中日擂台,打的都日本人,能吸引更多成名高手。 真让自己人厮杀,很多武林有头有脸的人不会来,即便缺钱,也拉不下脸。 但和日本人比武,还能一样? 扬我国威的事,到时候来的高手不会少。 第(1/3)页